top of page

大學何處去?

一、願景/大學校長調查:台灣高教競爭力剩不到5年  2017-07-10 05:38聯合報 記者王彩鸝╱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2573895?Idlepage

1. 八成六的受訪校長直言:「教育部管太多!」
2. 九成八校長贊成台灣高教應該朝自由化發展。
3. 「政府的高教願景與政策何在?」
4. 高教形勢險峻,早在22年前推動教改的初始,就已埋下伏筆。1994年410教改行動標舉的四大改革訴求之一,提出「廣設高中大學」的主張,重點放在公立學校校數的普及,但未料到少子化帶來的招生荒。
5. 教育部開始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等競爭型計畫,來引領高教發展。然而,競爭型計畫造成各種評鑑文書作業不斷增生,校務評鑑、系所評鑑、教學評鑑、填不完的報表,弄得大學人仰馬翻;為了迎合計畫的指標,也造成大學同質性趨高,難以發展出真正的特色。
6. 蔡英文總統的十年政綱「教育篇」,楬櫫的是「高等教育公共化」,要逐步調整公私立校院學生的比例,最終達到公立院校學生人數過半的目標。此一目標與提升台灣高教競爭力有何關係,至今政府高層及教育部尚未有進一步的闡述。
7. 大學校長期盼「高教自由化」,新政府卻則力主「高教公共化」?

 

教育部  立刻在2017/7/12發布新聞稿間接回應上開高教自由化的議題:

 

重點是教育部採座談問卷方式發覺出過去6個高教發展的問題,最後提出了高教深耕計畫整體經費編列。(詳見高教深耕計0712說明會簡報資料http://ws.moe.edu.tw/Download.ashx?u=C099358C81D4876CE33C455F1B761E1E9C1B1C9D4C5C3D01ED1F01045F87B75A0C21A1990C0BCA46F73083A0A42FFACAD73BC4EF42D42576E6D5F39B5FE6F9BCB11EAEF937E207AC00525E8BE02873A7&n=3C0C23F9F9B4C9538F9BB24E39E8EF221AF166041B49B293790A31F4A5F4AF626367D98BC677BC05B70C59F0D9FB2ADF&icon=..pdf)

​以下是6個問題的陳述:

一、競爭型經費資源過度集中於少數學校,多數學校缺乏足夠發展經費,導致大 學M型化發展的質疑。

二.學校為爭取經費未思考定位,大學呈現同質性發展,輕教學、重研究。

三.量化指標過多、過細,造成學校將手段與目標錯置,由目標導向轉變為指標 導向,忽略教師教學及與學生學習的實質改善。

四.學校為追求排名衍生出以論文點數進行教師評鑑或獎勵、論文浮濫掛名增加 論文量、甚至部分學校商業化操作等現象,不利高等教育學術發展。

五.過多KPI,管考頻繁,增加學校及教職人員行政負擔,耗費行政資源。

六.績效或審查指標未能針對不同領域多元設計(含審查委員之遴聘)且多有重疊, 許多大學由原來學校發展的目標,逐漸轉變為配合考評指標中的項目。

二、大學太多 少子化更要集中資 〔自由時報記者李盈蒨、林曉雲/台北報導〕2016-05-02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8533

少子化衝擊讓高教大限一觸即發...

台大校長楊泮池:

1. 國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台大校長楊泮池主張,大學存亡問題應交由市場機制決定。如從學校角度看問題是「倒果為因」,高教目的不是為了158所大學,而是要教好下一代孩子、讓其更有競爭力,少子化更要集中資源,讓每一個學生擁有更多高教資源、更高品質的學習。

楊泮池也呼籲,教育部與科技部應鬆綁法令,將產業資源引進大學,培育出可協助企業發展的人才,包括讓「教授開公司、大學辦企業」,創造產學雙贏局面。

2. 楊泮池接受《評鑑雙月刊》訪問表示,台灣目前158所大學的確太多,市場機制無法不面對,教育資源應該更集中,比起香港、澳門、中國、新加坡,我國大學生可分得高教資源明顯偏低,中國北大與北京清大是台大的4倍以上,其實台灣高教資源不算少,卻被太多學校分散。

3. 楊泮池另表示,台灣的大學學雜費相較於其他國家偏低,公立大學學雜費收入更只占總經費一成多,因此,政府除要有經費挹注及提高學費,也要開源,將外界產業資源導入校園就是重要管道。應開放大學設立衍生企業,讓研發成果產業化、而非研發只能留在校園,另應開放兼行政職教授開公司、借調至業界等,制度面鬆綁,大學才能更有競爭力。

大學對於鬆綁讓「教授開公司、大學辦企業」多表肯定。

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

前教長、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表示,可開放大學辦衍生企業,彌補短收的學雜費,例如屏東科大生產抗蛇毒馬血清,就是不錯的開源方式。

大葉大學校長武東星:

大葉大學校長武東星也表示,應修改「大專教師借調辦法」,教授創業成功、回饋學校才是雙贏。

 

清大研發長潘犀靈:

清大研發長潘犀靈表示,清大已成功培育約120家公司,政府應更鬆綁鼓勵大學帶動產業。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表示,老師是學校和業界的橋樑,鬆綁有利於學校發展和學生學習。

 

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

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則擔憂,大學發展衍生企業,長期下來會影響學校和教師只重視「研究有無利潤可圖」,基礎研究恐被邊緣化。中山大學客座教授顏慶祥則表示,某些系所可把研究「產業化」,但也要給其他「非產業化」特質的系所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教育部︰高教創新轉型條例擬放寬大學衍生企業規定

教育部政次陳德華表示,教育本身具有公共性角色,要兼顧扶弱和拔尖,因此不宜完全交由市場機制決定,但未來可調整資源,發揮更大效用。教育部高教司表示,「高教創新轉型條例」草案已規劃將放寬大學衍生企業規定,給老師誘因參與企業經營或擔任董事。

 

診療室:

一、我們一直倡議學術自由化、大學自主與私立學校自主,沒有這三個經營的開放法寶,卻奢談高教競爭力,是如同緣木求魚。高等教育何去何從,就在這次少子化危機中更是一覽無遺,希望危機的此刻可轉化為改革的轉機,而不是一次次的轉移目標,苟延殘喘無法解決高教的問題。

二、「大學太多」是要砍大學數目?集中教育資源?大學帶動產業?邊緣化的基礎研究?非產業化的科系式微?兼顧扶弱和拔尖,因此大學不宜完全交由市場機制決定  2016/5/15

 

以上新聞是各自立場吹各的調,可說是完全沒有交集。 

資源豐厚天之驕子的國立大學,學費只有私立學校一半,占盡天時地利者,提出大學存亡問題應交由市場機制決定,原應是無可厚非,但競爭的市場卻是不平等的,弱勢的私立學校,完全一面倒的被邊緣化與陷入被不平等競爭市場淘汰的危機。

 

扶助弱勢,原是屬於國家社會福利政策一環,但在現行教育評鑑與補助款政策下,卻訂定主動、被動的法令,任由私立學校負擔原應由國家編列社福預算補助學生預算吸收之扭曲現象。

 

診療:贊成市場決定大學去留,但卻要有配套:

一、 私校學費徹底自由化,公校則應由主管機關會同民意機關透過預算手段決定收費。

二、 學生助學金應由政府編列預算辦理。否則基於立足點不平等的「大學市場化」競爭,不僅不公不義,也傷害私人興學立法原意。

三、出身商科證券背景的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校長施光訓對這議題有幾個關切點及結論可為家參考: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9554/2576439

   (一) 既然少子化,學生少,乾脆學校就辦理小而專注的商學院,目標是讓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就業。

    (二) 趁此少子化契機,趁機改變結構,讓公私立大學一起瘦身,而不是透過公私立學雜費差異,而單獨瘦私立學校。

    (三) 成績好、家庭社經地位高的學生,讀學費較便宜的公立大學;家庭經濟弱勢的學生讀學費高的私立大學,這是標準的「劫貧濟富」

    (四)  教育部應設法把公立大學的學費拉高,讓公私立大學學費齊一化,然後由政府發放相同額度的教育券給學生,無論就讀公立或私立,都負擔一樣的學費,「教育券反映使用者的選擇權,將教育的選擇交由市場決定,而不是由上而下的分配。」

    (五) 依照商科證券背景的施校長結論,教育券才可能拯救私立學校的困境

bottom of page